棗莊市臺兒莊區運河街道華陽社區現有居民3000余戶,人口1萬余人。近年來,社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主陣地,錨定老年群體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雙重角色定位,創新探索“銀齡賦能、文化養老”新模式,通過激發老年群體參與活力、優化老年文化供給、搭建老年服務平臺,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享”的社區文化生態,成為全區老年友好型文化社區的典范。
組建銀齡文化隊伍,激發“老有所為”活力。社區立足轄區老年人口特點,吸納70余名退休老干部、文藝愛好者組建了“華陽藝術團”。這支平均年齡59歲的銀發隊伍,下設合唱隊、舞蹈隊、模特隊、舞龍舞獅隊等分支,自主策劃、編排、表演文藝節目,年均開展文藝匯演、書畫展覽、詩詞朗誦等活動50余場,覆蓋居民6000余人次,并先后榮獲“優秀展演獎”“紅色基因傳承獎”等榮譽。此外,社區依托非遺傳承工作室,吸納具有傳統技藝專長的老年群體,組建“銀齡導師團”,開展焦氏刻瓷、柳編、剪紙等傳統技藝培訓工作,累計舉辦專業培訓班50余期,惠及居民300余人次,通過發揮老年群體的技藝優勢和示范作用,實現了文化傳承與老年價值發揮的雙贏局面。
打造適老文化空間,實現“老有所樂”需求。華陽社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核心樞紐,系統整合圖書閱覽室、書法繪畫室、科普文化廣場、口袋公園等10余處服務陣地,構建“15分鐘老年文化服務圈”。在空間布局上,重點打造“銀齡文化驛站”,設立無障礙通道,配備適老化設備;設立“悅讀銀齡”專區,配置圖書1600余冊。在服務供給上,創新推出“文化點單”精準服務模式,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需求調研,為老年群體量身定制戲曲教唱、廣場舞教學、智能手機使用培訓等特色課程,并開展“文化送暖”上門服務。今年以來,開展非遺體驗、托幼助老等文化主題活動14場,服務480余人次,實現了文化服務的精準化、適老化和品質化提升。
構建青銀互助機制,達成“老有所享”愿景。華陽社區以共青團中央“伙伴計劃”示范項目試點建設為契機,創新構建“青銀互助”服務體系。在組織架構方面,聯合青少年志愿服務隊,開展“青春伴夕陽”結對幫扶行動,建立“1+N”志愿服務模式,即1名志愿者結對多位老人,累計為社區800余名獨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務。在資源整合方面,立足“五為”志愿服務,充分發揮老干部資源優勢,組建“榴花紅”志愿服務隊,重點關注“一老一小”,開展“情暖重陽”“六一”兒童關愛等志愿服務活動。華陽社區通過加強代際融合,推動“銀齡”與“青春”力量互動,探索出“文化養老+志愿服務”新路徑,先后被評為“省級文明社區”“市級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https://hb.dzwww.com/p/p4JmUMZFfG4.html?f=00000v&r=U8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