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春光正盛。憑巖馬湖遠眺,輕靈的春在波光粼粼中交舞著變,新鮮初放的綠與撲面而來的風交疊纏綿,而喜悅的笑響點亮如許春光,描摹出一幅姹紫嫣紅的春日圖卷。
近年來,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獨古城村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依托巖馬湖西岸生態環湖路,整合沿湖景點串珠成鏈,盤活利用閑置資產,積極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實現了小山村的美麗蝶變。今年2月,獨古城村入選2024年度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優秀案例。
一磚一瓦,既承載文化,又引領未來。走進獨古城村,農家小院流水潺潺、景觀別致,和美鄉村新風蕩漾、物阜人豐。
在保護傳統古村落的基礎上,獨古城村突出“一院一主題、一院一特色”,規劃建設“鄉里鄉親”主題民宿,打造自駕游、親子休閑等鄉村游基地。“我們以‘黨支部+農戶’為運營模式,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將閑置宅基地流轉到村集體,打造獨具特色的‘民宿小院’,村集體每年增收50萬元。”談及此,獨古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越不無驕傲。
春日午后,獨古城碼頭水波蕩漾,遠遠望去山水一色。近岸處,有不少或結伴或獨行的年輕人踏浪逐水、打卡拍照;天幕下,是沉迷手作、燒烤的露營愛好者。“我是在朋友圈知道的獨古城碼頭,離家很近,周末會來這邊曬曬太陽、看看風景。很多朋友戲稱碼頭是‘山亭小洱海’,這是我們家門口的詩與遠方。”來自滕州的游客趙靜說。
風景秀美、設施齊備讓獨古城碼頭成為棗莊近郊游的大熱打卡點,也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你們看門口這些小攤,旅游旺季的時候,光靠賣礦泉水,一天的銷售額就能達到幾千塊。”張越介紹說。“我們村的特產黃瓤地瓜、紫薯、花生、栗子、核桃等也有了銷路,有了更多被看到的機會。”
而在巖馬湖的另一側,小李莊村打造起“民宿+”產業鏈,盤活22個獨具特色的業態小院,建成鄉村記憶館、大席菜廣場、豆腐坊、鄉里鄉親食堂等,更是打造起月季小巷、名言一條街,使整個村莊有了景觀的看頭、文化的說頭、農民的盼頭和游客的想頭。
“目前,獨古城和小李莊2個自然村共建成民宿15家、業態小院22家,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張越說。“我們會繼續按照村莊景區化培育工作的要求,深入挖掘村莊特色和文化內涵,創新發展業態,促進村民增收,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記者 賀迎秋 趙瑞)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504/14/node_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