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市中區垎塔埠街道楊河社區致力于文化社區建設工作,緊密圍繞“黨建引領、文化惠民”主線,以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社區凝聚力為目標,通過創新活動形式、整合陣地資源、培育自治力量,全面構建“全齡友好、多元融合”的文化服務體系。2024年累計開展文體活動40余場次,惠及居民3000余人次,文化陣地使用率達95%以上,形成了“日日有服務、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亮點、全年不斷檔”的生動局面。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成立社區文化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全年文化活動,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城市書屋、街道文化館、愛心長者食堂等平臺制定“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日日有服務”的文化服務計劃。全年累計開展文體活動60余場次,覆蓋老中青幼全年齡段居民。
豐富文化活動,打造品牌項目。立足居民需求與資源優勢,以“傳統+創新”“傳承+體驗”為主線,推動文化活動品牌化、常態化、體系化發展,形成“一老一小帶家庭、傳統文化融日常”的社區文化生態。一方面,注重傳統節日文化傳承,例如中秋節開展“月滿中秋 情暖社區”主題活動,設置猜燈謎、趣味投壺、手工月餅制作等環節,增強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重陽節舉辦“童心敬老 情滿重陽”文藝匯演,通過非洲鼓表演、京劇、奉茶禮等節目,弘揚孝道文化。另一方面,注重親子互動與非遺體驗。例如,暑期組織“家‘點’精彩 共育未來”親子活動,開展漆扇制作、親子釣魚、手工鉤織等非遺傳承項目,促進家庭關系和諧。結合“周六劇場”、回楊河社區過大年開展大型文化惠民演出、志愿服務活動等,豐富居民精神生活。
夯實文化陣地,優化服務設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迭代升級”,開辟鄰里圖書館、老年活動中心、文體活動室、兒童娛樂區域、共富工坊等親民化場所,群眾需求度高的愛心義診、健康理療等7項志愿服務項目在社區實現了“常駐”。運營社區愛心長者食堂,解決轄區老年人一餐熱飯難題。聯合小區物業打造“紅色驛站”,解決居民日常需求。建設社區科普文化長廊,通過固定宣傳欄普及傳統文化、科學知識,提升居民文化素養。
培育文化隊伍,激發自治活力社區積極引導各方力量參與社區建設,為居民搭建文化平臺,推動文化社區公益事業發展。組建社區藝術團、舞蹈隊、葫蘆絲班、手工編織班等多支文體團隊,吸納居民骨干100余人。積極組織社工組織、社區志愿者、學生等各類人群組建志愿服務團隊,通過“以老帶新”模式培養文藝志愿者,形成多元參與格局,推動社區文化自治。
(https://iapp.zzszrm.com/share/d21zai0yMzMtMzgzNzI2ODc.html?cversion=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