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魏啊,我家的水管又漏水了,你能不能幫忙看一下?”近日,一大早,臺兒莊區運河街道華陽社區網格員魏凱剛走進社區,就聽到張大爺的求助。他立刻跟著張大爺到家里檢查,發現是水管老化導致的漏水。他二話不說,拿起工具就開始維修。不一會兒,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張大爺感激地說:“小魏啊,你真是我們的好幫手。”
類似的場景,經常發生在運河街道的居民和網格員之間。
近年來,運河街道著力構建“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基層社會治理體系,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切實增強居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多虧社區出面協調,幫忙維修了破損管道,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污水外溢,氣味難聞,出入也安全了,感謝社區幫我們解決了‘堵’心事!”家住林運新村的楊阿姨看著維修好的下水管道,連連稱贊感謝。不久前,林運社區網格員郁思華在開展日常巡查時接到了楊阿姨的求助信息,得知小區下水管道出現破損,管道蓋板塌陷,嚴重影響居民生活。他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查看情況,并立即上報。在社區統籌安排下,專業維修人員迅速前往現場進行勘察和緊急修復,問題得以圓滿解決。
今年春節假期,街道網格員們化身為“引導員”和“服務員”,在臺兒莊古城周邊為游客提供熱心、暖心、貼心志愿服務。“您好,這邊有免費停車場地!”“您好!公交站在右前方20米,請小心來往車輛,注意交通安全。”他們身穿紅馬甲,協助游客掃碼購票,提供車輛引導、臨時休息、路線指引、景點介紹和公交線路咨詢等服務,讓游客切實感受到“有溫度”的志愿服務。一位來自徐州的退役老兵笑著說:“每年春節都會來臺兒莊古城玩,最難找的就是停車位,多虧了志愿者幫忙找免費停車場。感謝他們的服務和幫助,讓我感受到了臺兒莊人民的熱情。”
網格化治理模式的運行,離不開街道綜治中心的統籌協調。運河街道綜治中心是網格化治理的“智慧大腦”。這里不僅設有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還整合了信訪、司法多元化解、多部門力量,實行聯合辦公、集中管理。通過一體化運作方式,綜治中心實現了社會治安聯防、矛盾糾紛聯調、突出問題聯治、服務管理聯抓、基礎平安聯創,為基層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運河街道還積極探索信息化在基層治理中的應用。圍繞“棗治理·一網辦”建設要求,健全網上網下聯動工作體系,采集“人、地、物、情、事”網格信息2萬余條,網格員對網格內的各種數據資源了如指掌,保證數據全面完整、鮮活準確,實現一次采集、多方利用,在行業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信息化支撐下的基層治理體系,不僅提升了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也讓居民們感受到了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環境。
如今,運河街道網格化治理末梢已經延伸到轄區的每一個角落,網格員們作為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的靈敏觸角,用雙腳丈量著這片土地,用真心守護著這里的和諧與安寧。(記者 劉振江 孔令合 通訊員 賈禮章 何麗)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503/03/node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