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鎮的譚家河畔,白鷺翩然起舞,燕子低飛,魚蝦嬉戲。這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離不開棗莊市生態環境局市中分局與西王莊鎮聯合建設的西水東引、東沙河下游5級復氧及宏村濕地生態治水項目。
市中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副主任韓飛告訴記者,“去年以來,聯合西王莊鎮政府,建設了西水東引、東沙河下游五級復氧及洪村濕地生態治水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其中東沙河下游五級復氧工程,平整河面,增加河流落差,通過水體的五次跌落,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增強河流的自凈能力。”棗莊市生態環境局市中分局聚焦“水質達標”主題主線,立足“水生態環境改善”主責主業,始終堅持制度管水、科技治水、生態活水的治理思路,建立生態濕地常態運維機制,對洪村等濕地運行情況進行調研評估監測,補種水生植物,使濕地由年初的“污染源”變成“凈水源”,氨氮、總磷等指標大幅下降,每天可凈化1.2萬方水,較之前提升一倍,2023年12月西大樓斷面更是首次達到二類水標準。
棗莊市生態環境局市中分局的工作不僅僅是在水環境治理上,也體現在大氣環境治理上。在山東金達新材料有限公司廠區里,RTO沸石轉輪廢氣處理裝置正在運轉。據了解,目前市中區共有人造石英石板材企業24家,數量占全市的52%,產能占全市的40%以上。今年以來,我區按照關停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的整治原則,對所有在建和已建的人造石英石企業開展提升整治,經過技改提升,永益石英石、金達石英石在全市率先達到了人造石英石企業績效分級A級企業標準。完成技改后,企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可以穩定在10毫克每立方米以下,遠低于山東省地方標準20毫克每立方米,對控制臭氧污染,對提高全區優良天數比例起到了關鍵作用。
除了引導企業引入RTO沸石轉輪廢氣處理裝置,棗莊市生態環境局市中分局還積極引導生產企業使用共享電動叉車和購買新能源裝載機相結合的方式,為企業插上新能源的翅膀。今年以來,市中生態環境分局著力推廣非道路移動機械叉車的新能源化,僅上半年就推廣了270余輛電動叉車,每輛電動叉車根據現在的核算比例算,柴油叉車每年可以排放270千克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經過上半年的努力,總共可以減排70余噸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jAwNDM3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