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初夏,抱犢崮腳下,棗莊市中區處處欣欣向榮——徜徉山套茶園、果林魚塘,感受新茗清醇、甜桃鮮美,探索農文旅深度融合、共赴“詩和遠方……此時的市中區,鄉村產業蓬勃發展、人居環境優化、民生持續改善,鄉村振興的亮色展現在鄉野中。
近年來,市中區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秉承“城鄉融合、連片推進、強村共富”的理念,以“產業升級、環境優化、民生改善”為主線,積極探索符合市中特色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一幅產業旺、村容美、農民富、鄉風和的鄉村振興時代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產業升級讓農業有看頭
在齊村鎮櫻桃產業融合發展科技示范園內,櫻桃掛滿枝頭。“還得靠有文化的人,不服不行!”拭去額頭的汗珠,棗莊鑫垚農業科技園負責人張廣利這樣感慨。大棚櫻桃花開時,棗莊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師李慶亮專門來這兒指導果樹管理。在李慶亮的講解下,張廣利心中的難題有了答案。
新手李慶亮和棗莊學院的深入合作,得益于“科技小院”的牽線。2023年,市中區匯聚棗莊學院資源,在齊村鎮前良村依托鑫垚農業科技園,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科技小院”,進駐18名博士,對櫻桃的移植、修剪、授粉等各環節進行全過程技術指導,園內櫻桃成活率100%,并實現首年全部掛果。
一間小小的院落,卻藏著農業產業升級的法寶。示范園的建成,實現了前良片區大棚櫻桃種植零的突破,并帶動8個種植園建起溫室大棚,吸納32名周邊人員實現就近就業,服務前良周邊500多家種植戶。這里還建設研學課堂、手工作坊、咖啡書吧、親子游園等配套設施,建成200米耕讀文化長廊,目前正積極申報市級義務教育研學基地,致力于打造市中區北部研學團建農旅融合目的地。
當前,全區以現代農業為龍頭,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加工業,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
看特色產業——以皺皮辣椒、草莓、櫻桃、茶葉等優勢農產品為核心,強化品牌建設和經營主體培育,形成了棗莊皺皮辣椒、前良櫻桃、峨山口草莓等一批具有地方標識的特色農產品品牌。
看重點項目——集中力量推動農業企業由小做大,今年以來,全區5家農業企業實現升規納統,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總數達到46家。樂貝爾動保、開合生物、沃農智慧產業園等58個重點項目有序推進,津川肉制品、內豐方便食品等一批大塊頭農業項目即將投產達效。
環境優化讓農村有盼頭
三五好友結伴成群在公園、綠地等,鋪一張野餐墊或搭一頂帳篷,或愜意聊天、圍爐煮茶,或自助燒烤,或放飛風箏……前不久,為期兩天的無界譚家河春日大地派對在市中區譚家河濕地公園盛大開幕。此次活動集結了露營、文化市集、水上娛樂、美食以及越野車展示等多種元素,為游客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戶外露營新體驗。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寶貴財富。然而在過去,譚家河濕地荒草叢生、蚊蟲亂飛。為了徹底改變這一舊貌,當地開啟了對周邊環境的提升改造之路,通過河道清淤、完善配套設施等系列舉措,將這里打造成集生態、休閑、觀光于一體的開放式、公益性大型城郊生態濕地公園。
環境變美,游客也在日益增多。西王莊鎮適時推進生態經濟,依托公園進行了集中整治、連片改造,發展周邊經濟,在滿足轄區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品質需求的同時,讓群眾同步享受生態文明帶來的“綠色福利”。
農村環境優化,這是鄉村振興中看得見的幸福。近年來,市中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建立鎮村共建、全民參與、整體聯動的工作機制來優化環境。
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建村民文化活動廣場3處,硬化提升通村通戶道路175公里,推行農房節能改造264戶,持續實施河道水系提升、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創建、農村“廁所革命”等系統工程。 推進全域化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堅持全域凈、全域美工作理念,累計整改點位1500余處,清理三堆五垛2700余處、生活垃圾1.9萬噸、建筑垃圾800噸,農村環境得到了極大提升。
民生改善讓農民有奔頭
“在村里衛生室就能檢查,還有專家線上問診,方便又放心!”家住市中區光明路街道丁莊村的劉秀榮說,不用跑城區醫院就看完了病。
丁莊村衛生室,地方不大,但診室、藥房、治療室、觀察室、康復室、健康教育和公共衛生室一應俱全。衛生室不僅配備中頻治療儀、紅外線治療儀等中醫康復理療設備,還配備了健康助診一體機,可提供心電圖、血糖、血氧飽和度、血壓等13個檢查項目。村民的心電圖數據通過一體機實時回傳至市中區心電平臺,由區人民醫院的專家24小時在線提供診斷,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二級綜合醫院的專業診療服務。
不僅如此,市中區還在全市率先為116家村衛生室配備健康助診一體機,打造了“醫路直達 智護萬家”特色品牌,讓基層醫生用上了診療“新武器”,推動了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全力打通基層醫療服務“最后一公里”。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著民力。去年,市中區時刻不忘民生事業發展,完成民生支出28.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6%;周村水庫增容等十件惠民實事全部完成;開發城鄉公益崗1565個,城鎮新增就業6600人。
推進“跨村聯建”,最關鍵的是要讓村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孟莊鎮5個村通過村級閑置集體土地折價入股的形式,組建村級“共富公司”,承接鎮域內小型建設項目,統籌大郭莊茶園、侯莊鮮農農場等研學游資源,構建茶葉、草莓、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展銷平臺,實現入股村按股分紅。通過村企聯建模式,大郭莊村、上道溝村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的目標。
共富公司的健康運行,關系鄉村發展和振興大局。近年來,市中區以村企聯建、產業連片、基地連戶、多產聯動“四聯”模式為引領,實現企業有效益,集體有收益,農民有利益。
(https://mp.weixin.qq.com/s/I6YgN0LhEqUfMJaC5rwO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