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位?!熬礃I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處于什么崗位,都應該熱愛自身職業,恪盡職守做好本職工作。古往今來,中華民族就有“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人文傳統,孔子在《論語》中也曾有“事思敬”《“執事敬”“修己以敬”的論述。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就向愛崗敬業模范學習作出指示,諄諄教誨我們“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份職業都很光榮。廣大勞動群眾要立足本職崗位誠實勞動”。真正的敬業者都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職業情懷,“愛而不敬,非真愛也;敬而不愛,非真敬也”⑩。只有熱愛自己的崗位,把愛崗敬業內化于心,才會在工作中不斷保持積極進取的干勁,享受工作的樂趣,才會不斷反思和完善,激發自己的潛能,最終使自己能夠在寬廣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重實干。“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比魏蝹ゴ髩粝氲膶崿F,重大任務的完成,都需要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的行動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每一項事業,不論大小,都是靠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干出來的。'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這是永恒的道理”。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不斷推出新成果,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李蘭娟一輩子堅守“做一名好醫生”的信念,成為著名醫學專家;樊錦詩50余年如一日潛心敦煌石窟研究,為敦煌文物保護作出了杰出貢獻……實干不是空洞的口號,也不是蠻干、盲干,而是要保持“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的精神,做到“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
勇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就秉承“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俗”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等精神,推動社會的持續進步。近年來,“嫦娥”奔月、“蛟龍”探海、大飛機夢圓、北斗全球組網、5G商用時代開啟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無不展現了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踐偉力。莫道前路多險阻,再闖關山千萬重。當前,我國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開拓創新,更需要以滿腔熱忱對待新生事物,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勇于從沒有路的地方踏出路來,從遍布荊棘的地方辟出路來?!拔﹦撔抡哌M,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要始終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氣,革故鼎新的勇氣,善于變革的銳氣,兼容并蓄的豪氣,培育創新意識、運用創新思維,敢于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敢于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
爭一流?!靶男脑谝凰?,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盄無論從事什么勞動,都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每一個秉承工匠精神的人都會以“不用揚鞭自奮蹄”的擔當意識、“山登絕頂我為峰”的高遠追求,鍥而不舍地朝著一流目標邁進。全國道德模范陸建新甘做施工一線的“螺絲釘”,將中國超高層鋼結構施工技術推向世界一流水平,被譽為“中國樓王”;全國勞動模范許振超以“干就干一流,爭就爭第一”的魄力,先后九次打破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使“振超效率”享譽全球……新時代是在奮斗中成就偉業、造就人才的時代。不論是藍領白領、企業一線工人,還是機關干部、科研工作者,只要肯學肯干肯鉆研,練就一身真本領,掌握一手好技術,就一定能立足崗位成長成才,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洪流中勇立潮頭,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