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維度和關鍵一環,是鄉村振興的靈魂。今年以來,棗莊市市中區孟莊鎮立足轄區實際情況,通過推動建設“1+4+6”美德信用工程、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玄武峰國際慢鄉”工程為鄉村振興夯實硬件、搭建平臺,讓鄉村文化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與活力。
一是建設“1+4+6”美德信用工程。成立美德信用建設專班,寺山子村打造美德信用建設主題1條街、“和美”積分超市,孟莊村打造“孟享”文化長廊、“孟享”積分超市,侯莊村打造“悅享”志愿服務品牌,大郭莊村打造“美德信用”廣場;開展“誠信之星”等6項評比,用小獎勵探索出美德轉化信用、信用促進發展的文明實踐新路徑;吸納社會各界的志愿者300余人,成立了鎮級“芝蘭花香”、焦莊村“暖心同行”等3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開展“愛心益剪”免費理發、暖心水餃進家門、“長者食堂”、向陽花開 愛心助童”愛心采摘、家電維修、免費婚紗照定格“夕陽紅”等特色“為老”“為小”志愿服務活動45場,服務5400余人次。吸納民間戲曲家、志愿者、非遺傳承人、農技專家等組建8支宣講隊伍,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新時代美德健康新生活等主題開展理論宣講210場,讓村民在自我革新的過程中獲得參與感,由引導到內化,讓文明習俗觀念滲透人心。
二是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文化為民惠民作為出發點、著力點。舉辦中國?棗莊市中區“樂活市中”鄉村旅游文化節、市中區“黃河大集”“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大郭莊村“我們的節日——牽手七夕讓愛相伴”主題民俗活動、棗莊市和美鄉村(村BA)籃球大賽等大型文藝活動10余場;開展文化惠民“周六劇場”30余場,公益放映128場,實現32個自然村15個行政村的全覆蓋;開展非遺戲曲進校園、 2023“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暨農家書屋萬場全民閱讀等文體文化活動110余場次;硬化配備全鎮46塊文體廣場健身器材,完成行政村自然村覆蓋率120%。把“話筒”交給群眾,把“舞臺”讓給村民,激活村民自治的內生動力,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升,有效推動鄉村文明建設往實里走、往深里去。
三是打造“玄武峰國際慢鄉”工程。持續叫響“茶韻果香 山水孟莊”特色品牌,推進玄武峰國際慢鄉生態旅游區項目,助推龜山景區升級為4A級景區;修建高標準旅游大道5000米,景觀小品點位12處,墻體廣告15處,展架宣傳2處;以國家AAA級景區蒂夷茗生態茶園、侯莊村鮮農農場為支點,大力發展集觀光采摘、紅色研學、勞動實踐等6種業態有機結合的“1+6+N”的農文旅發展模式,累計接待游客達20萬余人次;充分發掘紅色旅游資源,將革命老區青少年紅色教育基地——市中區中興烈士陵園、橫山口炮樓和孟莊村紅色黨史館、大郭莊村村史館結合,今年已接待魯南蘇北地區30余所學校、單位近2萬人參觀。不斷挖掘活化鄉村特色文化資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推動特色文化資源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