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市中區永安鎮以“綠水青山為題、永安品牌為脈、人民生活為本”,推進環境、人文、生活品質提升,加快城市管理精細化,通過整合資源,補齊短板,完善基礎設施、公共配套和城市功能,全方位、立體化提升城市宜居品質,努力打造群眾幸福生活家園,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以綠水青山為題
推進環境品質提升
一是增植補綠,綠化家園。實施衡山路、匯泉路提檔升級,更換路沿石3200米,鋪設人行道花磚300平方米,完成1.8萬平方米瀝青路面鋪設,道路劃線3萬米,更新路燈38盞。高標準打造綠化帶苗木景觀,鋪設草坪1萬平方米,栽植女貞等苗木200余株,興華路完成2700平方米瀝青路面鋪設,更換新路沿石1300米,實現了“人在綠中行,斑斕見繽紛”的生態新城體驗。二是綜合治理,凈化家園。持續改善鎮域生態環境,優化提升片區雨水管網體系,實施西昌路地下管廊、世紀大道(市中區段)兩側配套提升工程,朱子埠支流(嶧城大沙河棗曹路—東海路段)綜合治理工程,重點對永安河等河道實施清淤行動,清除河道雜物70余車,全面提升城市品質。三是提檔升級,美化家園。加強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改造墻體立面8.3萬平方米,整治規范養殖場70余家,扎實推進垃圾收運和分類處理,清理轄區各村垃圾積存點位,全鎮新增垃圾分類亭100個,改造無害化衛生廁所4506戶,34處公廁全部完成社會化服務托管。
以永安品牌為脈
推進人文品質提升
一是打造“休閑娛樂到永安”品牌。在北部新區,依托東湖公園等城市綠地系統,建設了一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永安人文特色、生態環境相結合的景觀小品,滿足市民就近休閑娛樂和精神文化需求。在南部山區,依托牛郎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及山東省第二批旅游民宿集聚區輻射帶動,在鳳凰綠道沿線山體景觀打造深度體驗旅游營地、大健康和生態休閑康養等產業,建設詩意桃源“山慢城”。二是打造“吃喝玩來永安”品牌。以東湖公園、城市西進項目、安僑和鎮駐地等片區為發展核心,全力推進新區商業服務中心建設。建設“弘揚夜市”“安僑美食街”等特色鮮明的主題街區,完善安僑魯南現象藝術街、永安特色美食街建設,形成了一批集文化、娛樂、購物、美食和休閑于一體的商業街區、綜合體集聚地。三是打造“安家居住在永安”品牌。完善新區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城建立區”戰略和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做好老城更新和新區提升等工作,今年以來,進行老舊小區改造4個,轄區中順易、安僑書香門第、碧桂園星匯等在建小區16個,預計可新入駐居民3萬余人,城市聚集核心區初步形成。
以人民生活為本
推進生活品質提升
一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聚焦改善生活居住條件及基礎設施建設,以道路建設拉開發展框架,實施長江七路、衡山南路等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做好雨污分流、老舊熱力管網、背街小巷、東湖公園景觀提升等工程,不斷提升城市發展更新水平。二是推進城市新區聚能。以打造“五個功能區”為目標,注現代化、智慧化功能提升,在城市西進片區一體建設商業、教育、醫療、文體、公共服務等配套設施,著力打造一批高品質社區,加快形成成熟的城市形態,增強新區的虹吸效應和核心競爭力。三是提升智慧城市賦能。依托“智慧城市”大數據賦能網格化管理,強化平臺建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建設了集視頻監控、實時調度、數據分析、動態展示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永安數字鄉村”智能服務平臺,推動了黨務、政務、服務“三務合一”,實現醫保社保、人才就業等業務“一網通辦”,以智能化安防體系和大數據匯集應用為支撐,社會治理能力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