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市中區礦區街道以加快推進資源枯竭型地區產業轉型、改善提升城市環境為目標,采取政府主導、共駐共建的運作方式,著力治理以矸石山為代表的中興煤礦舊址,采用環境更新、生態恢復和文化重現等手段建設中興國家礦山公園,實現了資源、環境、社會、經濟效益的有效統一。
治理矸石山舊址
修復區域生態
棗莊煤礦關停后遺留的煤矸石山,不僅嚴重污染環境,還隨時有爆燃、滑坡的風險。本著傳承與發展的理念,街道積極籌措資金,對矸石山片區進行整體改造。一是實施山體治理。對矸石山主體進行平頂削減,由100米降至68米,同時采用灌注泥漿包裹廢渣的方法,保證安全和穩固結構。二是開展覆土綠化。通過在山體表面栽植苗木,為矸石山“穿上”綠衣,最大限度增加公園的綠化面積,降低揚塵污染。同時達到了固定山體防止流失的作用。三是修建人工湖。將取土后形成的水坑改造為24300平方米的人工湖,使礦山公園在空間上發揮城市“綠肺”作用。中興國家礦山公園不僅保留了矸石山這一城市歷史記憶和工業遺存,又消除了安全隱患,更有效改善了城區北部生態。
提升基礎設施
改善居住環境
一是提升道路基礎設施。聯合有關部門全面推動中興大道、廣濟路和振興北路貫通,對矸石山路、長青路和礦山路等公園配套道路進行整治提升,推動構筑北部城區“四橫兩縱”交通路網。二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借助礦山公園和中興大道建設機遇,著力實施中興山水城、沐蘭廣場、矸石山豪庭等多個棚改項目,配套水網、路網、電網,總改造面積達60萬平米。全面提升了城市形象品位,實現北部老城區基礎設施脫胎換骨變化。三是增設健身基礎設施。在矸石山山頂與山腰處規劃建設2處休閑健身廣場,在公園西區配套安裝健身器材50余套,繞湖鋪設900米高標準健康步道,滿足附近居民多樣化健身娛樂需求。
建設核心景區
帶動產業轉型
一是打造3A級紅色文化景區。以國家礦山公園為軸心,通過中興歷史人物青銅塑像群、中興歷史主題廣場、中興歷史浮雕畫卷等特色建筑,重現“百年民族工業”中興公司的發展歷程和輝煌,將礦區工人運動發展史和棗莊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成立的過程以點帶面地進行展示,著力宣傳礦區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二是打造民族工業旅游景區。抓住中興煤礦舊址入選“雙國保”單位等契機,實施20余處中興公司遺留礦業遺跡資源整體改造提升工作,同時積極做好政策對接和項目銜接,牢牢扣緊關鍵環節,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進入特色旅游領域,利用中國民族工業發祥地、中國第一支股票誕生地等品牌效應吸引游客,提升紅色工業旅游項目的品牌知名度。三是打造特色歷史文化新地標。在保留中興省級歷史文化街區風貌的前提下,對其進行綠化、亮化提升,修繕中興燈光籃球場,真實、全面、系統地還原老房子、老街巷、老腔調,將百年歷史的老街打造成歷史可觀、文化可觸、傳承可見、功能齊備的地方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