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僅政府每個月給我發生活費,平時還有人上門問寒問暖,幫著掃掃地、剪剪頭、量量血壓,比親閨女照顧的都好!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棗莊市市中區龍山路街道的特困老人王大爺激動地說道。據了解,為全面提升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水平,市中區民政局不斷改進工作作風,通過為特困人員提供制度化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照料護理服務,進一步地增強全區特困人員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落實政策保基本。以滿足特困供養人員照料服務需求為目標,依據政策做到應保盡保。通過逐人到特困供養人員家中查看吃、穿、住和健康狀況,詢問其需求和困難,努力做到服務精細化、管理動態化,嚴防“漏保”“漏救”事件的發生。今年以來,全區新增城鄉供養特困人員28名。同時,組織鎮街、村(居)委員會干部、分散特困人員、照料護理人規范簽訂《市中區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協議書》,妥善解決分散特困供養人員衣、食、住、醫、葬等照料護理問題,確保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平日有人照料、生病有人看護”。
多措并舉促成效。加大救助保障力度,每月10日通過“一卡通”及時足額發放特困供養金,切實保障特困供養對象基本生活。建立定期探訪制度,以鎮街為單位,由村(居)民委員會協助實施,定期對分散特困供養人員開展走訪,加強重要時節、節日的走訪,幫助解決存在的困難。加強特困人員動態管理,為全區684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制作便攜式“二維碼”,通過手機掃碼,可顯示特困人員姓名、家庭住址、身體健康狀況以及照料人信息等,也方便緊急情況下路人快速聯系、護送其回家。為200多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經濟困難老年人配備智能健康手環,實時監測老人所在的位置以及老人的生命體征情況。
提升能力優服務。以解決特困人員的煩心事、揪心事為抓手,保障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權益。區民政局與仁合老年公寓簽訂失能、半失能特困供養人員集中養護協議,解決部分人員照料護理面臨的困難和需求,全面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同時,市中區民政局科級干部輪流督查,了解老人需求,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方式開展周期性提供日間照顧、開展照料、陪護、心理疏導、便民維修、健康體檢、休閑娛樂等服務,整理成冊、一人一檔,實行動態管理服務。還有針對性地為特困對象提供日常走訪、生活照料、清潔衛生、送醫陪護等服務類救助上門,針對服務過程中的共性需求,豐富服務內容形成常規服務清單,覆蓋所有類似人群。活動開展以來,完成服務時長20640小時,獲得特困人員的好評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