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桑榆老,人間重晚情。濱湖鎮制定出臺了“情暖夕陽紅”愛老助老實施方案,對193名空巢老人、獨居老人一對一開展“親情問候、心理撫慰”等志愿活動,志愿者們有事沒事到老人院里串串門,搭手清理一下衛生,嘮嘮家長里短,讓老人感受到愛心的陪伴和鄰里的溫暖。架設健康連心橋,依托鎮衛生院、衛生室組建紅荷衛生健康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健康養生”志愿服務活動,重點為高齡老人提供免費就診和進行定期體檢,廣泛宣傳健康養生、老年保健操知識技能。積極籌建村級幸福食堂,引入社會養老機構規范運營,邀請人大代表長期監督,為五保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60余人,提供熱乎、可口的飯菜,充足營養供給。讓簡單的幸福,溫暖滋潤老人身心。七所樓村連續17年在紅白理事會禮堂為村內老年人共同度過“重陽節”,讓老人共聚一堂,品嘗一下節日蛋糕,欣賞一場精彩演出,夸贊一句子女孝順,訴說一段幸福往事。
夕陽無限好,何懼近黃昏。濱湖鎮樹立積極的老齡觀念,在大力助老的同時,充分發揮老年階段“黃金時代”的余熱,讓老有所為傳播社會正能量。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按照南北兩個片區,邀請有特長、愛文藝、樂奉獻的退休教師、黨員、干部等,組建郁郎、田橋兩個莊戶劇團文藝志愿服務隊,發揮特長自編自演身邊人身邊事,用群眾喜聞樂見,膾炙人口的拉魂腔、數來寶、三句半等形式,謳歌黨恩盛世。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作用,廣泛調動退休教師、黨員、干部積極性,推動“陽光驛站”建設,讓“為老、為小”轉變為“以老扶小”。退休教師陳書成、退休黨員陳慶修等在村“陽光驛站”堅持義務輔導孩子學習國畫、書法和文化課13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顆顆興趣的種子,讓中國傳統文化生根發芽。
愛老護老傳家久,尊老敬老世澤長。濱湖鎮在老有所養、老有所為的同時,更加注重“孝道”傳承。制定出臺“好媳婦、好婆婆”及文明家庭評選實施方案,定期組織開展各類文明評選活動,讓孝老敬親的典型模范受表彰“戴紅花”,模范事跡口口相傳。前三季度以來,共評選出受鎮級表彰的孫銀霞、邵丹丹等“好媳婦、好婆婆”137位,李書鐸、劉永久等“文明家庭”72戶。七所樓村黃海港始終把尊老敬老作為自己的道德準則,對困難老人進行生活補助,幫助孤寡老人處理家務,給予患病老人經濟救助等。其先后獲得“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滕州市十大孝星”等多項榮譽稱號,是人們爭相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