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打造宜居街道,龍泉街道既看“顏值”,又重“氣質”,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扎實開展移風易俗各項工作,既注重外部環境建設和改善,又強調練好“內功”,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勢,描繪了一幅幅文明新圖景。
走進龍泉街道轄區內,只見環境干凈整潔,文明標語在墻上隨處可見,居民們在社區廣場,交流移風易俗給社區帶來的新變化。 “現在社區環境好了,干凈整潔,要知道環境也是會影響人的,看到這么干凈的環境,我們老百姓也會自發的去維護好社區的環境。”文昌社區居民王先生說。“上次反映路口的下水道蓋板破損,影響這附近老百姓的出行并存在安全隱患。從問題反饋到辦結不到一天,這下出門方便多了。”龍泉街道堅持將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與開展移風易俗各項工作緊密結合,以群眾滿意為導向,切實整改存在問題,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持續抓好“環境衛生、占道經營、垃圾分類、增綠補綠”四大整治,推動人居環境不斷提升優化。 龍泉街道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現移風易俗居規民約在轄區內全覆蓋,潛移默化地引導居民群眾自覺遵守。同時,紅白理事會全部完成換屆,將“紅白事簡辦”化為實際行動,街道成立專班持續強化移風易俗督導工作,嚴格執行事前報備、事中監督、事后備案制度,引導居民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引導居民養成勤儉節約好習慣,有效制止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文明行為,推動移風易俗深入人心,文明新風持續向好。 榜樣就在身邊,可親可敬可學,龍泉街道注重培育、宣傳先進典型,街道累計評選掛牌300余個美麗庭院做表率、做示范,董村居的“家風家訓”傳承,由居內10大姓氏代表人物提供基礎素材,做成“家訓”懸掛于家訓館;和諧康城片區涵翠苑小區高標準打造優秀家風家教家訓家規文化墻,既弘揚了家庭美德,又讓社區更多的居民注重家風培養家風。同時,通過“最美龍泉人評選”“優秀志愿者表彰”等優秀榜樣的事跡開展宣傳活動,一大批孝老愛親、助人為樂、誠實守信的榜樣成為文明風尚引領者,讓廣大居民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春風化雨、以文化人。近年來,龍泉街道持續豐富活動載體、創新活動形式,讓社區文化“活”起來,文明新風樹起來。 龍泉街道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平臺,定期舉行社區文化節文藝匯演、廣場舞大賽、送戲下鄉等多種文化活動,豐富轄區居民文化生活,同時用美學賦能家庭教育,依托社區家長學校、未成年人活動室,開展“非遺文化進社區、進校園、進居委”活動,打造“立體式、全方位”的育人生態。同時,龍泉街道還大力開展環保、不鋪張浪費、摒除陋習等移風易俗系列主題活動,使群眾從“袖手觀”到“拍手贊”、從“站著看”到“動手干”,讓移風易俗新文化潤民心、入民心,讓文明新風吹進百姓心間,讓文明新風在街道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