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棗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山水林田大會戰”戰略,為官橋鎮實現跨越發展打開了蝶變之“窗”。該鎮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山水林田大會戰”為抓手,通過理念之變、顏值之變、產業之變,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探索一條建設綠水青山、收獲金山銀山的新路子,全面實現了生態治理的全域化、景區化、產業化,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特色鎮建設。
理念之變——實現從單打獨斗到全域提升。該鎮著力破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通過系統思維規劃、融合思維打造、創新思維轉化,以發展思路的轉變推動“兩山”理論落地生根。強化系統思維。盤點資源家底,摸清全鎮山水林田路等稟賦優勢。深挖政策紅利,統籌資金8000余萬元,夯實資金保障。實施全域規劃,突出“按流域、沿綠道、成片區”治理思路,形成以點帶面、以面帶全的格局。強化融合思維。以薛河流域濕地治理為基礎,深度整合流域內歷史文化、美麗鄉村、特色農業等優勢資源,打造多元素融合的一體化、全景式生態治理模式,實現疊加效應。強化創新思維。堅持探索生態產業化路徑,通過生態景區化,帶動農業特色化、工業高新化、文旅精品化,切實將生態鏈轉化成綠色產業鏈。
顏值之變——實現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該鎮堅持以路為線、以河為軸,實現各要素串珠成鏈、互動共融,形成“美美與共”的大格局。綠道路網更加暢行。在去年實施53千米道路工程基礎上,今年繼續建設道路28千米,同步增綠50萬株,官橋綠道串起一路好風景。濕地景區更趨精致。重點打造精品化AAA級薛河濕地景區,薛河片區實施北辛遺址、后官莊等區域提升工程,小魏河片區實施李流芳節點、孔窯節點、銀杏園區域等提升工程,爭創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在濕地內累計打造游園、節點30余處。美麗鄉村更解鄉愁。堅持濕地與鄉村共融共美,實施美麗鄉村“五化”提升工程,持續做優“望山見水憶鄉愁”的美麗鄉村示范片區,讓群眾住在景區里。渠村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西王莊村被評為省級景區化村莊。人文景點更富內涵。堅持深挖北辛文化、薛國文化,提升人文景點10余處,2處遺址入選省首批考古遺址公園,北辛文化遺址被推薦為省級對外文化交流基地,讓濕地彰顯地域文化特質。
產業之變——實現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該以文旅為主線,加速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不斷激發特色鎮綠色發展新動能。培育可游可品型生態農業。吸引本土人才回鄉創業,持續做強銀杏、皂角、香椿、葫蘆等特色種植基地,推進10余種農產品就地轉化成文旅產品,實現增值增收。引領科技創新型綠色工業。踐行綠色招商理念,嚴格行業準入限制;嚴把企業源頭防治,引導企業科技創新、綠色升級,降低資源能源消耗,上半年新增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3家,祥潤化工被評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棗莊市綠色工廠。塑造多元融合型文旅產業。持續打造以綠色賦能、產業為基、文化鑄魂的精品化、特色化鄉村旅游目的地。以各類節會活動為媒介,吸引人流、物流,激活鄉村旅游經濟。以文創項目為引擎,推動旅游產業跨越發展,與國金水發集團聯合打造薛河濕地景區研學游、休閑游和采摘游等多元體驗基地;與吉利集團下屬娛璽文旅公司實施古薛文化城項目,打造新型文旅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