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龍泉街道城河河段,一群穿著“泉益來·五色生態花”馬甲的工作人員正在撿拾河道垃圾,維護河道清潔。不只河道邊,在高速路口疫情防控執勤點、全民核酸檢測現場、文明城市創建的背街小巷等區域都活躍著公益崗人員的身影。今年以來,龍泉街道立足生態所需、群眾所盼,全面推進城鎮公益性崗位開發工作,叫響“泉益來·五色生態花”公益崗品牌。
一、突出特色擦亮生態優先的龍泉品牌 在街道254個公益崗位開發計劃中,設置生態公益崗位113個,打造“泉益來·五色生態花”品牌,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公益性崗位開發相結合。圍繞“紅色”文明實踐助力生態,結合街道3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設置管理服務崗位35個,營造文明、健康、衛生的創城氛圍。圍繞“藍色”巡河護河守護生態,設置市政管理協管(巡河護河崗)29個,為建設美麗龍泉充實一支專職化的服務隊伍。圍繞“橙色”環境衛生保潔生態,設置公共環境衛生崗22個,助力人居環境整治與愛國衛生運動融合開展。圍繞“黃色”村居道路養護生態,設置道路交通崗13個,對轄區內特別是農業村道路進行維護。圍繞“咖色”文化旅游管護生態,設置基層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管護崗14個,做好文化場所設施和健身器材管護。 二、把好關口落實精準高效的招聘流程 第一時間召開街道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會議,落實崗位開發業務局通知要求,座談聽取各崗位分管領導及片區(社區)負責同志意見建議,最大力度挖掘崗位資源。及時摸排符合條件的弱勢群體信息,經系統核實,建立安置對象數據庫。將動態信息庫中未納入城鎮公益崗的群體,納入“流動公益崗”統一管理,按程序遞增、及時補充崗位。組織工作專班人員全程靠上督導,堅決杜絕“親情崗”“關系崗”。個人申請報名后,嚴格對申請人進行把關,并由社會保障崗提前進行資格認定,成立由組織人事、紀工委、市場監管、民政、公安等10余個部門組成的聯合審查組審查報名人員情況,將資格審查貫穿全過程。 三、加強管理推行嚴管厚愛的服務機制 打造“公益崗綜合服務中心+公益崗加油站+公益崗驛站”三級管理服務體系,為公益崗人員提供培訓、休憩的“暖心港灣”。建立公益崗人員個人檔案和考核獎懲等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簿冊,嚴格考勤制度,對公益性崗位人員工作情況進行量化評分。同時人社所牽頭不定時對各崗位就業人員進行回訪,做到工作有跟蹤、服務有落實,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冒名頂替、騙取崗位補貼的問題發生,讓公益性崗位真真切切落實在困難群體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