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市中區市政園林等部門多措并舉、積極推進,新建了一批類型豐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鮮明、惠民便民的游園綠地,并對原有的公園綠地進行了升級改造,讓廣大市民群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綠色福利”。
今年以來,為積極推進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切實改善人居環境,堅持踐行“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區市政園林等部門狠抓重點項目建設,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注重保護自然景觀、歷史文物及生物多樣性,盡量保護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建設一批特色游園。投資1300余萬元,充分利用城市拆遷騰退地和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新建、改建劉嶺園、紫藤園等20余處口袋公園,以現有地形為基礎進行綠化栽植、苗木提升,通過鋪裝場地形成功能分區,并配套完成景觀廊架、景觀亭、健身、休閑等設施。
大力實施生態街巷建設。始終堅持以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環境、改善群眾生活環境為目標,探索推行每個鎮街四季皆有景的差異化綠化方案,努力提升鎮域品質,全區11個鎮街根據各自生態街巷的景觀、位置情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提檔升級,共新建、提升55條生態街巷。
積極推進行道樹及綠地補植工作。利用開春有利季節,對全區主次干道進行重新摸排,制定2021年苗木補植計劃,推進城區裸露土地綠化、林蔭路建設,同時對破損的花壇、綠化帶等進行維修,共新植、補植白蠟、國槐等行道樹600余株,各類喬灌木7000余株,地被植物10萬余株。目前,林蔭路推廣率82.66%,道路綠化普及率86.89%。
全面實施綠地精細化養護。在抓好綠化效果完善提升的同時,按照精細化管理工作要求,對現有綠地開展澆水除雜、修剪整形、除蟲打藥等養護管理,區內植物呈現出良好的生長狀態。針對區內發生的侵綠、毀綠現象,組織專門力量開展宣傳教育和清理整治。
區市政園林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下一步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中,將嚴格對照國家生態園林城市8大項59小項創建標準及資料要求,進一步充實加強創園資料整理班子,進一步明確工作要求,壓實工作責任,加快創園各項資料收集、梳理、匯總。對照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工作標準,針對創建工作中的一票否決項,認真梳理,查漏補缺,彌補短板,確保達成創建目標。充分利用媒體,同時采用宣傳欄、電子屏等多種方式,繼續深入開展宣傳活動,提高公眾知曉率,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認真做好道路、公園、廣場新種植綠化苗木的澆水、修剪、除雜等后期養護管理工作,確保綠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