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河,是棗莊滕州市的母親河,穿滕州城流向西南最終流入微山湖。在荊河南岸,有一片名為七星湖的濕地公園,這次曾經是滿目創傷的“塌陷坑”。現在,這里卻成了“河湖相連、水綠相映”的風景區。
這幾天,滕州的氣溫開始逐步回升,七星湖濕地公園迎來了不少近郊游的市民和游客。優美的環境引得他們紛紛拿出手機打卡留念。“看著成片的蘆葦蕩,聽著鳥語花香,呼吸著新鮮空氣,走在公園的小路上 ,心情特別舒暢。”一名游客對閃電新聞記者說道。
現在的七星湖風光優美、環境宜人,但在十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以前的七星湖是滕州市泉上煤礦的采煤塌陷坑,占地大概是2016畝。這個地方原來是設施破敗、雜草叢生。”滕州市級索鎮副鎮長彭程說。
破敗的塌陷坑也給附近的居民帶來了嚴重影響,這里不僅種不活莊稼,揚塵和泥土也讓居民們飽受困擾。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滕州市決定用“治水、育林、建景”三步走的戰略下大力氣進行綜合整治。
一是實施引水工程。借助南四湖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對采煤塌陷區進行開挖整平,并在濕地設置引水門,將荊河水導入濕地,用活水為七星湖濕地帶來了生機。同時種植蓮藕、蘆葦等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對導入的荊河水及處理后的鎮園區污水實施潛流凈化,有效保證了過境河湖水質安全達標。
二是實施育林工程。全面推進濕地生態景觀建設。完成綠化補植10公里,栽植柳樹、海棠、 紫葉李等1.5萬株,打造了“拂柳拱頭”的綠蔭觀光帶。目前,濕地內外各種花木次第開放,打造了群眾家門口的“花園”。
三是實施建景工程。借助采煤塌陷區治理項目,投資1200萬元,改造提升環湖路10公里,建成水上觀光浮橋1.5公里、生態健康長廊5公里,湖島廊亭景觀、濕地廣場、親水平臺、休息廊架等景觀設施15處。目前,濕地內風光優美、生態環境宜人,已成為秀美荊河上的一個靚麗節點,每天吸引數千名群眾到濕地內游玩采風。
棗莊市生態環境局滕州生態環境分局局長趙忠宇介紹,目前,10.5公里的荊河沿岸已全線完成整治,附近的6個美麗鄉村做到了串點連線,實現了與七星湖濕地交相輝映、美麗相融。未來的三到五年內,七星湖濕地將建成集休閑娛樂、鄉村旅游、農耕體驗、觀光采摘、文旅康養為一體的生態經濟區。“就是通過建設這些濕地,讓水質得到進一步凈化,來保障我們的斷面、我們的入河水質的達標。所以說在這個水治理上,我們是花大價錢的。一定把我們的綠水青山保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