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風吹拂著滕州大地,讓這座古老的城市煥發出新時代的活力:東沙河完成鎮改街,20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棗菏高速建成通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高標準完成;新建美麗鄉村644個,新改建鎮村道路680千米、燃氣管網13千米,新增集中供熱面積244萬平方米,538個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榮獲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一等縣、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范縣市,獲評首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成為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
近年來,滕州市委、市政府錨定“五闖五攻五樣板”三年行動,圍繞打造新型城鎮化樣板,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質,以改革攻堅推動鄉村振興,全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一幅城市文明與鄉村風情深度融合,新型城鄉工農關系全面繁榮的動人圖景躍然眼前。闖協調發展之路,攻城鄉融合之堅,全力打造新型城鎮化樣板結出累累碩果。
城市品質大提升
城區煥發新活力
2020年7月,東沙河“撤鎮建街”,滕州城區規劃面積達到108平方千米,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向前邁出了堅實一步,有力增強了城區的集聚輻射功能。
細節決定品質,對于一座城市來說更是如此。該市從人民群眾關注的細節出發,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質,啟動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20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7個棚改及智慧停車項目快速推進,城區面貌煥然一新。該市將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繁榮城市經濟、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著力點,采取創新措施,促成了人和廣場等一批服務業大項目開業運營、紅鸚鵡傳媒等一批網絡經濟新業態快速發展,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城市經濟活力競相迸發。
從舊到新、從矮到高、從單調到多彩,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路網也越織越密。該市聚焦提升交通通道功能,以重點項目和民生工程為牽引,著力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加快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全市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交通路網保障。目前,京臺高速改擴建、高速新北出口建設扎實推進;棗菏高速建成通車,高速出入口增至5個。
鄉村振興大提速
生活愿景變美景
走進南沙河鎮北池村,整潔優美的街道,寬闊的文化廣場,豐富多樣的墻體宣傳畫,組合成一幅幅清新優美的新農村畫卷,向人們展示著鄉村振興“北池實踐”的喜人成果。
“近些年,我們村盤活老舊廠房建成工業園區,還建設了集農業種植采摘為一體的農業園,村民每年都能拿到分紅,環境也越來越美,日子越過越有奔頭!”村民秦應員提及村里的變化時總是難掩心中的興奮。
鄉村振興讓村莊面貌“蛻變”,更讓群眾的生活發生了“聚變”。滕州市以產業振興為牽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把“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生活愿景逐漸變成了現實美景。在打造新型城鎮化樣板的農村“戰場”,該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著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補齊“三農”領域短板,為構建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夯實“三農”基礎。目前,棗莊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75家,完成“三品一標”認證223個,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中國(滕州)馬鈴薯科技文化節。全市累計發放“魯擔惠農貸”3.8億元。高標準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新建美麗鄉村644個。榮獲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一等縣、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范縣市。
基礎設施一體化 城鄉融合邁大步
“現在一擰水龍頭,水就嘩啦啦地流,我們也喝上自來水了。”去年11月,龍陽鎮大寨村村民徐宜信擰開家中的水龍頭,看著清澈的水流出來,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
滕州市堅持把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作為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聚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強化資金投入,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全部完成,涉及10個鎮254個村的管網延伸工程,共鋪設主管網257.6千米,并建成了木石水廠;85個單村供水工程新打機井23眼、新增供水點130個,全市安全飲水人口增加35.8萬人,實現了“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目標。
大處點睛,小處傳情。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造更多百姓拍手稱快的“惠民工程”,推動城鄉道路、供水、公交、環衛、燃氣、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其中新改建鎮村道路680千米、燃氣管網13千米,新增集中供熱面積244萬平方米,538個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現如今,放眼滕州,城鄉融合發展如同一枝“并蒂蓮”,交相輝映、競相芬芳:一邊是千里沃野,一邊是高樓廣廈;一邊是美麗鄉村承載起“城市后花園”的夢想,一邊是中心城市品質功能的加速升級。未來,這座城市將持續提升功能品質,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推動城鄉融合、打造新型城鎮化樣板上邁出堅實步伐,走出城市和農村攜手并進、互利共贏的協調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