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全市“十三五”時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在會展中心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全市農業農村系統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走出了一條綠色引領、改革開道、高效生態的鄉村振興之路。
“十三五”期間,我市出臺了加強農業農村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文件;制定了2018—2022年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5個工作方案、多個專項規劃,構建了“1+1+5+N”的鄉村振興規劃體系;圍繞統籌推進鄉村“五個振興”形成了“1+5”的考核體系;制定了1個鄉村振興戰略監測指標體系,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市農業農村局突出質量引領,構筑鄉村產業發展新高地。目前,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覆蓋5個鎮(街)、35個村莊,面積達12.8萬余畝,產值63.7億余元。還承擔了國家農村改革試驗任務6項,為全國農村改革提供了棗莊經驗。
我市聚焦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發展人才需求,以全面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為核心,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發展壯大農業農村人才隊伍,累計培訓農民4萬余人,每年培訓基層農技人員500名以上,柔性引進農業高層次人才34人,40人獲“齊魯鄉村之星”稱號。實行省、市、縣三級聯創,全市建成美麗鄉村498個,正在創建有816個,建設了不同風貌、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示范片區33個。組織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四季戰役”,累計改廁46.9萬戶,超額完成了生活污水治理目標任務,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全市創建“美麗庭院”示范戶4.36萬戶,秸稈綜合利用率持續穩定在95%以上。目前,我市已全面消除集體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破十”村占行政村總數的68.63%。全市有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村達到行政村總數的36.36%,且均帶動集體增收3000元以上,合作社為村集體增收最高達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