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鎮充分發揮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鎮優勢,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培育智慧農業、品牌農業、生態旅游農業,輻射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取得明顯實效。
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打造鄉村振興大數據服務平臺。該鎮整合轄區農業園區視頻監控、大田視頻監控、植保專家遠程病蟲害防治指導、鮮蔬家庭直供配送、益農信息社、蔬菜基地水肥一體控制、園區生產管理、農產品質量溯源等多個系統,在棗莊市率先搭建起區級鄉村振興大數據服務平臺。其中,大數據平臺的重點覆蓋園區已建成智能聯棟溫室、高標準智能日光溫室4萬平方米,智能催芽室300平方米,凈菜加工車間320平方米、冷儲庫500噸,建有種苗組織實驗室、種苗協同創新中心、常規育種實驗室、品質分析質量檢測室,配套建設了國內最先進的綠色蔬菜生產質量安全管理監測信息系統、溫室環境群測群控物聯網系統,現已發展成為魯南地區最大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現代化蔬菜工廠化育苗基地。
加快益農信息社建設步伐,鋪就“數字農村”信息網。西王莊鎮堅持將農村信息化、農業信息化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寬帶、有網頁、有持續運營能力的“六有”建社要求,已建成村級益農信息社標準社8個,其中專業社4個。通過益農社運營,開展農業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培訓體驗服務,提高農民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為農民解決農業生產上的產前、產中、產后問題和日常健康生活等問題,實現普通農戶不出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便捷、經濟、高效的生活信息服務。
推動校企合作助力企業發展,提升智慧科技農業發展內涵。棗莊旺達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共建校外教學科研實踐育人基地暨棗莊種苗繁育產業技術研究院簽約揭牌,掀開校企合作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產業轉型新篇章。棗莊旺達現代農業產業研究院與山東農業大學農業大數據研究中心共同簽署“農業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合作協議,“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山東農業大學董漢松教授等2名國家級人才與旺達現代農業產業研究院簽署柔性引才合作協議,浙江鯤鵬建設集團與西王莊鎮政府簽署現代高效農業投資框架協議,合力提升農業發展智慧內涵,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全面搭建智慧農業平臺,筑牢鄉村振興產業高地。西王莊鎮西花溝村與浙江工業大學智慧農業教育大數據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引進專家團隊,注冊成立了浙魯(棗莊)現代智慧農業有限公司。該項目總投資1.3億元,建設占地120畝的高標準生態智慧大棚基地、3000平方米大數據農業中心、2000平方米中小學研學基地、2000平方米物流配送中心、4座冷鏈倉儲車間。園區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標準化種植、專業化服務、訂單式銷售、產業化運營,降低農技成本、人工成本、水肥藥成本,增加總產值,在實現三減一增的同時,讓農產品有品質、有標準、可追溯,助推農業產業現代化。建設中小學生智慧農業研學基地,大力發展觀光旅游農業,打造精品旅游景點線路,推進農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
“黨建+智慧農業”,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西王莊鎮通過政策引導、示范帶動等舉措,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鼓勵扶持龍頭企業、合作社和特色基地,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集體增收村民致富。其中,西花溝村堅持書記領路強堡壘、黨員帶頭促發展、做大產業助增收,走出了一條“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富民強村路,2019年實現村集體收入39萬元,探索出了合作社發展的新模式。在付劉耀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富源農機合作社大力開展以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為基礎的綜合農事服務,推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實現農民、村集體和合作社等多方共贏,現已發展成為有機手社員57人,擁有各類高性能進口和國產農業機械裝備120余臺套、固定資產近1100萬元,實施機械化沃土工程總面積達20萬畝的國家級示范社,入選農業農村部“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