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羊莊鎮黨委、政府始終把文化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大經費投入,加強設施建設,切實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文化建設取得顯著的成績,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較大改善,干部群眾的文化素質得到了顯著提高,農村文化建設呈現良好的發展局面。
該鎮深入挖掘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利用中共滕縣縣委、滕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紀念館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近期紀念館被省黨史研究室授予“省級黨史教育基地”榮譽稱號。開館以來,前來參觀學習黨員群眾達萬余人次,特別是在“兩學一做”活動教育期間,充分發揮了鎮黨史教育基地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為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資源,該鎮規劃建設了滕州第一家集綜合文化大院、孔子學堂、鄉村記憶、黨員干部教育中心于一體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場所,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各類群體的文化活動需求,為文化惠民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該鎮依托鎮村文化陣地,堅持用道德的力量引領群眾,全面推進以誠、愛、孝、賢為核心的“四德工程”建設,累計創建示范村40個,繪制四德工程文化墻1000余米。同時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反對鋪張浪費活動,凈化社會風氣,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廣泛進行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表彰評選活動,利用“道德講堂”,深入身邊群眾進行宣講教育,引導大家成為道德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受益者,受教育群眾達6000余人,起到了“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化身邊人”的作用。
該鎮扎實開展了“書香羊莊”建設。在全鎮中小學校開展了“書香校園”創建,營造了“愛讀書、善讀書、讀好書”的校園文化氛圍;在全鎮89個村中開展了“書香家庭”創建和“全民共讀”活動,形成“人人愛讀書、家家飄書香”的良好社會風尚。同時,在村級開展了一村一年一場戲和一月一場電影活動,今年以來共為群眾送戲送電影300余場次,組織轄區內群眾開展農民運動會和群眾文化活動50余次,現已基本解決農民群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文化娛樂生活貧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