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的小麥聯合收割機,迅速地從麥地的這一頭竄到那一頭,再從那一頭竄回這一頭,一片片金黃的麥地瞬間被夷為平地,濃密的小麥秸稈化為細細的粉沫,被均勻地撒在麥地里。上郭村的姚郡永在地頭接收小麥,開心地笑得合不攏嘴。好一幅小麥豐收的景象。
陰平鎮為進一步提升空氣質量,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在三夏生產期間多措并舉,全面實行秸稈禁燒,力爭實現全鎮三夏期間“不燒一把火,不冒一縷煙”。
“科技+”助力秸稈禁燒。為切實提高秸稈禁燒巡查執法效能,在實施秸稈禁燒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強化科技防控力量。投資150余萬元,在北部山區沿線安裝視頻攝像頭40余個,并建設陰平鎮秸稈禁燒及綜合監控視頻系統,采購了棗莊鐵塔9路火情監測、預警服務,能夠全覆蓋無死角監測,自動識別2公里范圍內2m*2m著火點并發出預警,監控視頻能隨時回放,實現了實時監控重點區域,實時監測農田、河道等,對偷挖盜采、非法排污、焚燒秸稈等行為,形成了強力震懾作用,為打好藍天保衛戰,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技術支撐。
推廣一條龍作業模式。大力推廣使用聯合收割機械、秸稈粉碎還田機械,把秸稈就地粉碎還田,實施小麥聯合收獲—秸稈精細還田—小麥滅茬(破茬)—玉米直播(清茬、施肥、精量播種)“一條龍”作業模式,認真做好農機安全檢驗工作,凡是未通過年審檢驗的農機,一律不準下地。積極開展農機手技術培訓,做到統一組織,統一要求,所有進入我鎮地塊進行作業的聯合收割機必須安裝秸稈還田裝置,實施秸稈粉碎還田作業。對不適宜大型農機作業的山坡、邊角及小型地塊的麥田,采用方便靈活的小型收獲、播種機械,實施小麥收獲、秸稈粉碎還田、破茬等作業。
全面落實秸稈粉碎滅茬。加強協調,統籌調度,充分發揮秸稈粉碎滅茬還田機的作用。所有機械收割留茬高度控制在10公分以內,秸稈粉碎長度控制在5公分以內。村干部和機關包村人員對作業地塊進行不定時巡查,對留茬高度和粉碎長度不符合作業標準的,一律由村主要負責人清理出本村作業地塊。禁止未安裝粉碎機、未佩戴防火罩、未年審的收割機進地作業,由村主要負責人進行監管。對收容完畢的地塊,直接旋耕破茬,將粉碎的秸稈埋入地里,既壯肥土地,又降低著火隱患。
認真做好秸稈離田工作。各點、機關包村人員全面掌握幫包村秸稈離田情況,對沒有實施秸稈粉碎還田的地塊,組織徹底清理清運,特別是村村通公路兩側,秸稈一律不準堆放在綠化苗木上,達到“田間凈、地頭凈、溝渠凈、路邊凈、樹下凈、村內凈”的“六凈”標準。
切實搞好秸稈綜合利用。積極開展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進一步加大收儲與綜合利用力度,實現秸稈轉化增值。結合我鎮實際,積極與周邊相關收運公司對接,加快完善秸稈收儲轉運網絡,鼓勵村民把秸稈送到麥草收購點,鼓勵養殖大戶進行秸稈青貯,鼓勵有條件的農戶發展“訂單青貯”,促進秸稈的有效“輸出”。
鎮政府成立了三夏安全生產指揮部,并與各各點、村層層簽訂三夏安全生產責任書,鎮級成立三夏防火志愿服務隊,各村成立了村級防火隊伍,做到領導到位,隊伍到位,措施到位,力爭做到小麥秸稈機械化還田率達95%以上,全鎮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8%以上,確保全鎮三夏生產安全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