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事,無小事。為更好的服務群眾,加強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今年以來,我區啟動實施了“融媒體+社會治理”智慧平臺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大數據技術,融合區融媒體中心、市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市長熱線平臺,對數據進行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研判、交辦、反饋,努力實現群眾身邊的民生問題“有人問事、有人辦事、有人管事”。平臺運行以來效果怎么樣?近日,記者到文化路街道部分社區進行了現場采訪。

在文化路街道市委社區華府豪庭小區,記者看到,社區網格員金夢茜正在對前幾天小區居民反映的小區花園內的電表箱損壞問題進行回訪。社區居民鄭老漢告訴記者,只用了很短的時間,他反映的問題就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市委社區居民鄭老漢表示:“過去早上遛彎的時候,發現這個電表箱,也叫安全箱,我發現倒了以后,我就給居委會網格員就給他們匯報,匯報了以后,他們也就是最近一兩天的時間,時間不長就把這個修好了,修好了以后,咱小區有大人、小孩,他不知道的有撞上去的有觸電的危險,這樣近期給修好了,我這一看也確實高興,咱們這些居民也都很滿意。”文化路街道市委社區網格員金夢茜說:“我是文化路街道市委社區第四網格的管理員金夢茜,我所管轄的網格有市委宿舍以及文化三村28至32號樓,403戶,900多名居民,自融媒體+社會治理智慧平臺啟用以來,我共在平臺發現上報12條社情民意案件,已經處理了12條,按照工作要求,我堅持在轄區一天兩巡查,在巡查過程當中,有居民向我反映華府豪庭花園里的電表箱有損壞,而這個小區居住的小孩比較多,老年人也比較多,存在安全隱患,我將此案件通過平臺進行上報,同時上報社區書記,聯系了小區物業經理,幾天之內對電表箱進行修完,消除了隱患,群眾表示非常滿意,之后我將案件的處理結果通過平臺進行上報,予以結案,網格員的職責就是發現問題,上報問題,努力幫助群眾解決問題,下一步我將繼續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當好群眾的貼心人。”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自“融媒體+社會治理”智慧平臺啟用以來,市委社區的小區環境更好了,居民的煩心事也少了,大家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也提高了。

“市委社區共有小區15個,103棟樓,2302戶,8340名居民,社區以方便管理,服務群眾為原則,將轄區分為六個網格,同時明確網格員職責,嚴格管理,要求網格員每天巡查網格,收集社情民意,上報平臺,積極處理,對社區處理不了的案件不等不靠,主動聯系轄區單位,物業公司,街道職能部門,形成合力,抓緊解決,提高群眾的滿意度,自融媒體+社會治理智慧平臺啟用以來,社區發現上報52條社情民意案件,全部處理完畢,社區是離群眾最近的地方,了解群眾所想、所需,是對我們的基本要求,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是我們的使命所在,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使用好智慧平臺,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文化路街道市委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馬玲對記者說。


初步統計,自區“融媒體+社會治理”智慧平臺正式運行以來,截止5月18日,已累計接收派發各類問題事件1555件,已辦結1238件,正在辦理224件,督辦事件123件,反映全區社情民意問題事件的辦理速度和辦結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