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辦6月30日在湖北武漢舉辦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并發布6月“中國好人榜”。99位充滿時代感、飽含正能量的身邊好人光榮上榜。
圖為活動現場。 中國文明網 劉冰 攝
全國道德模范孫東林簽名。來源:武漢文明網
榮登“中國好人榜”的都是群眾身邊的道德明星,其中很多人也有著特殊身份——共產黨員。據統計,自2008年5月以來,在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推出的1萬多名“中國好人”中,共產黨員就有近六成。
在音樂聲中,五大類別的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代表通過“好人大道”的紅地毯行進到“倡議墻”前,寫下自己“踐行核心價值觀、講道德、當好人,共圓中國夢”的倡議。
全體觀眾認真宣讀倡議書。中國文明網 劉冰 攝
原創歌曲《德高流光》。來源:武漢文明網
本次交流活動,由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光明網、中國文明網“五網聯盟”,中國社區網、湖北文明網、武漢文明網、黃鶴TV、文明中國、文明武漢、掌上武漢、見微直播平臺等網站及手機客戶端對本次活動全程直播。
本月有99位身邊好人光榮上榜,中國文明網“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平臺共收到網友舉薦的好人好事線索209余萬件,跟帖、 點贊、評議超過800萬人次,活動頁面瀏覽量近4000萬人次。
全國道德模范吳天祥上場。中國文明網 劉冰 攝
1990年11月,46歲的吳天祥就任武漢市武昌區信訪辦副主任。數年間,他接待上訪群眾萬余次,處理問題近萬個,積極為貧困戶解難。為幫軍屬解決住房困難,他曾騎著自行車在武昌與漢口之間跑了7趟;為了疏通一居民院的公廁和下水道的管道,他跳進窨井清除障礙。他說:“民之難即黨之憂,共產黨的干部就是要為黨分憂,為民解難。”
見義勇為好人張建民接受采訪。中國文明網 劉冰 攝
他們大多是50多歲的中老年人,可是滿懷狹義心腸;他們加入救援隊,需要簽下“生死狀”;他們甚至有人為了救人獻出生命。
兒童情境表演《中華孝道》。來源:武漢文明網
黃旭華工程師在等候上場中。來源:武漢文明網
敬業奉獻好人黃旭華接受采訪。來源:武漢文明網
1957年,黃旭華接受了一個絕密的任務,研制中國的核潛艇,從此,他隱姓埋名,從親朋的視野里消失了。在執行絕密任務的三十年間,黃旭華的父親重病去世。老人家至死都不知道兒子到底在做什么工作、在哪里工作。在他“隱身”的這幾十年間,我國的第一艘核潛艇于1968年開工建造,并在1970年順利下水,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誠實守信好人阮班瓊接受采訪。中國文明網 劉冰 攝
在武漢保康縣寺坪鎮南河兩岸的崇山峻嶺中,稀落地分布著5所農村小學。為了讓山里娃學到英語,2008年,寺坪鎮中心學校的阮班瓊老師接手了全鎮小學英語巡回教學任務,從此便開始了至今仍在繼續延續的巡回支教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