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助人心,芳香已盈路
——記界河中學陳鳳老師
陳鳳,女,中共黨員,滕州市界河中學教師,北沙河慘案紀念館義務講解員,界河鎮鎮域環境整治義務宣傳員。多年來,陳鳳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忙碌的生活中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堪稱時代楷模。
“為有源頭活水來”
思想上,陳老師始終把堅定的政治信仰擺在重要位置,堅持學習黨的理論、方針、政策,認真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系列講話精神,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提高政治素質,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立足本職崗位,勇于擔當,敢于作為,成績突出。
工作中,陳鳳老師熱愛教育事業, 精鉆業務,勇于探索,實事求是,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她為人謙虛謹慎,團結協作,樂于奉獻,舉止端莊,關愛學生,為人師表,嚴格執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為有源頭活水來”。二十一年里,她多方探索,不斷努力,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教學技能。她善于用自己的學得的知識、習得的愛心不停地教育學生、幫助別人,收獲著快樂,詮釋著人民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光榮職責。
“為伊消得人憔悴”
陳老師是音樂老師。她常說音樂最擅長表現情感,是以情動人的藝術,有著強大的感染力。所以她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她擅長創設平等、民主、愉悅的環境,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她也深知,要想當好一名老師,光有滿腔的熱情是不夠的,還必須努力加強各方面的學習。“為伊消得人憔悴”。她查閱資料、請教同事、研究學生,求真務實,提升自我。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誨人不倦,播撒真情。她做到了,她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在藝術社團的培養上,她精心培育,細心指導。她輔導的節目多次在全市取得傲人成績。
“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學校里,陳老師和同事相處融洽,是個勤快熱心的人。學生有困難找她,同事有需要叫她!皠e人的事情她最熱心”,每次總能微笑著答應并盡全力做好,甚至不惜犧牲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她是辦公室里的大忙人:茶水沒了她第一個去提,地面臟了她第一個去掃,垃圾滿了第一個去傾倒;她是校園里的勤雜工:看到水龍頭沒關,她一定會去擰緊,看到垃圾紙屑她總是默默撿起,看到花木旱了她馬上拎桶澆水!拔鹨陨菩《粸椤薄j惱蠋煹倪@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小舉動,卻彰顯著人民教師的道德修養。
“千金散盡還復來”
陳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是默默無聞的。從教以來,陳老師熱心資助的貧困生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每年都有很多已上了高中、大學或是參加工作的學生來看望他們的陳老師,他們表現出的激動感恩之情,讓眾多的老師為之動容!扒Ы鹕⒈M還復來”,她散盡千金,還復的是桃李芬芳,是赤子之心。在她的影響下,許多老師也都慷慨解囊,紛紛資助起身邊的貧困學生。不僅如此,慈善捐款、愛心捐款、水滴籌等她也都積極參與,踴躍捐款,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善與人同德有鄰”
鄰里間,陳老師是個熱心腸,鄰居有事她必伸出援助之手。下樓時順帶幫人拎垃圾,集市上超市里順帶幫人買菜,雙休日順帶幫人帶孩子,在她看來這些都是“舉手之勞”。
陳老師家隔壁住著一位年近80的老太太,孫子在外地工作,只有她和孫媳在家看著一歲多的重孫子,盡享天倫之樂?墒蔷驮谌ツ甓斓囊粋晚上,已是深夜10點多鐘,樓道里傳來令人心驚的呼救聲:“救人。∮腥藛?快來救命。 甭牭胶艟,她急忙起身開門,慌張至極的老太太語無倫次地說:“我家孩子發高燒, 都昏過去了,你快幫幫忙吧……”只見老太太的孫媳著急的抱著孩子正往電梯方向走,陳老師趕緊跑過去一邊安慰孩子媽媽,一邊撥打120急救電話并說明情況,幫忙將孩子從家里抱上了救護車。因醫院搶救及時,孩子轉危為安,她才放下心來準備回家休息。當摸到自己冰涼的胳膊、接連不斷地打著噴嚏時,才想起出門時走得急忘了穿上外套。事后,鄰居一家人對陳老師十分感激,她卻微笑著說:“這沒什么,鄰里之間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善與人同德有鄰”,陳老師與鄰為善,幫扶助人。她美好的德行換來的是鄰里之間的信任和團結。她就是這樣一個高尚的人,從不計較付出,更不求回報,始終默默地奉獻著。
“豈因禍福避趨之”
對于素不相識的人,身為黨員的陳老師,也充滿關愛之情。
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3日早晨,陳老師像往常一樣去上班,途經鐵路涵洞處遠遠的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頭上流了很多血。旁邊還有一輛人力三輪車,車上裝著一些蔥。因是上班高峰期,老人躺在路上非常危險。好多人都遠遠的看上幾眼,生怕又是“訛人”事件發生到自己身上。陳老師看見之后,沒有任何猶豫,快步走到老人跟前,吃力地將老人家扶到路旁,一邊用衛生紙幫老人止血一邊詢問情況。原來是老人騎車去趕集,下坡時速度太快,因年紀大了反應遲緩,來不及剎車,就撞到了橋洞的墻上。了解情況后,陳老師立即撥打了救助電話,由于救助及時,老人轉危為安。這件事后,陳老師并沒有像外人炫耀。第二天,界河中學工作群里發布了一則《尋人啟事》。隨后,校內各個微信群也相繼轉發了這則特殊的《尋人啟事》。原來是老人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委托朋友尋找這位好心人。因救助地點就在界河中學附近,“啟事”一經發布,老師們就議論開了:“我來上班時也看到倒地的老人了,我怕訛上不敢自己去扶,想喊幾個路人一塊扶,有人說不能扶,你們老師的工資賠不起!”“我聽保安說,是咱學校的一個女老師把老人扶起來的,并叫了救護車!薄斑@是誰扶的,膽真大,這年月好人難當啊!”……“可能是陳鳳,我經過那里時看到她正幫忙將老人抬到救護車上。”“是陳鳳!我見她扶著老人打電話呢!薄
經過多方確認,終于找到了這位愛心人士,她就是蕙心紈質、德行兼修的界河中學教師陳鳳。找到陳老師后,4月12日,老人的兒子胡先生從青島寄了一面錦旗,委托朋友叮囑校長,一定將錦旗交到陳老師手中。在4月15日的升旗儀式上,在莊嚴的國旗下,在全校1300余名師生面前,校長將一面印有“危難時刻伸援手,熱心助人好教師”的錦旗鄭重地交給了陳鳳老師。
“豈因禍福避趨之”。在當今這個“扶不扶”倍感糾結的社會,陳老師用自己的善舉有力地詮釋了愛與責任!她面對危難伸援手,暖心救助受傷老人的事跡踐行了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樹立了人民教師的美好形象,揭示了高尚的師德靈魂,更是彰顯了黨性,給全體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德育課。
隨后,陳老師的救人事跡陸續被《今日頭條》、《手機報》等眾多媒體登載,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稱贊。面對這些,她仍舊笑著說,“這真的沒什么,舉手之勞而已。誰都會有無助的時候,能幫就幫一下吧!
“擔當道義有雙肩”
社會活動中,陳老師是界河鎮北沙河慘案紀念館義務解說員,她利用周末和假期為前來瞻仰、學習的人們義務解說,隨叫隨到,每次都講得口干舌燥而不自顧。有人就問她:你這樣一次次不圖名利地賣力講解,不覺得累、不感到乏味嗎?而她卻只是笑笑:“能夠引領人們緬懷先烈、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幫助大家提高思想覺悟,我很高興!
作為環境整治義務宣傳員,陳老師放眼全鎮,深入宣傳、廣泛發動,幫助人們提升了愛護環境的意識。她還向相關部門提出了多個可行性建議,使界河鎮的環境有了不小的改善。
“擔當道義有雙肩”。陳老師用他那纖瘦的雙肩承擔起歷史責任和社會責任,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時刻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奉獻丹心積善留”
多年來,陳鳳老師始終認為助人是一種美德,人應常懷善心,多做好事,就會多一份快樂。她樂觀上進、樂于助人的精神,時時鼓勵著正在進步的同事們、朋友們、學生們。她給人們的印象是她高尚優秀的品德,是她耐心溫和的心境,是她熱情友善的心態,是她真誠無私的善舉。她很平凡,但她是我們身邊助人為樂的典型。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可堅持不懈地做好事就很難得!“奉獻丹心積善留”。陳鳳老師美麗善良,她那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就像一束光,照亮陰暗的角落;像一泓清泉,滋潤干涸的心田;像一縷春風,吹散心頭的陰霾。
愿芳香四溢充盈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