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守望
——記棗莊八中北校政教員田傳芹
“夢飛的遙遠\愛因此沒有界線\而你依然在我眼前\像昨天一樣的笑臉\心 能夠聽見\迎著風不怕危險\而你依然在我身邊\像太陽守候著春天……”
做完甲狀腺癌手術的田傳芹等待出院的日子里,特別喜歡聽這首《特別的想你》,每一次音樂想起,她的思緒就回到了那些遙遠的歲月,想起作為中學校長的父親滿含不舍離開人世的場景,想起作為小學教師的母親撒手人寰的場景,也想起那些和父母一樣從事教育的人,對自己、對自己家庭的幫助;更想起在那菁菁的校園里,自己的成長、快樂與溫暖的守望。
時光回溯到1989年,父親在經歷了與病魔抗爭的一年多的時間后,帶著未盡的責任,去了另外一個世界。這對于一個五口之家來說是一場大禍。14歲的她怎么也不會相信,健康的父親成了一抔黃土!堅強的母親,在她兄弟姐妹面前,沒掉一滴眼淚,一切的一切都由自己默默承受。母親只是告訴自己的兒女,要好好的活,要靠自己。父親走了,家里的經濟雪上加霜,為了減輕經濟負擔,她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心愛的教室,走進了校辦工廠,成為一名待業青年。即使是一名臨時工,她一直信奉著從父母那里繼承而來的樸素的信條“盡職盡責、任勞任怨、與人為善”。
再后來,通過優秀優先轉正,于1992年2月調入棗莊五中教務處,因為人數少,教務處的人往往是隨叫隨到,除了講臺,哪缺人,就替補到哪個辦公室,伐樹,拆遷廁所,校園路面硬化,她都干得有聲有色。因油印室人員請假,她一個人兼職起油印試卷的任務。那是一個又臟又累的活,她卻帶著一個感恩的心,干的有滋有味,有時候加班到很晚,就吃住在學校。還有很多臨時性的工作,但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酷暑難耐,她都隨叫隨到,毫無怨言。期間她還自學了電腦,熟練掌握了文檔編輯、排版,復印、打字。她覺得自己無法成為走上三尺講臺的教師,更多的給學生們服務,也是一種守望。
2008年,棗莊五中慶祝五十年校慶,特聘請李老師編排節目,當時李老師的老伴兒因病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家中無人照顧,她知道情況后,主動承擔起照顧李老師老伴的任務,前后七十多天,直到校慶結束。
2013年,全區教育資源整合,她有幸來到了棗莊八中,接到分配電話的那一刻,她既興奮又忐忑,興奮的是離家近了,可以照顧孩子了,忐忑的是自己學歷那么低,人家其他老師學歷那么高,自己能干什么呀,哪個科室能接納自己呀。閨蜜說:“這個世界上有鮮花盛開,就必須有綠葉襯托,既然無法成為嬌艷的紅花,可以成為一片翠綠的葉,綠時襯花,落時化作春泥護花。”這一席話,讓她放下心結,走進了棗莊八中北校,成為一名政教員。
政教處是一個“萬金油”的科室,工作紛雜而繁瑣,衛生檢查、紀律檢查、量化評比、信息上報……走過最初的慌亂后,她迅速的成為頂梁柱,加班熬夜成為了家常便飯,一個人做三個人的活,從來沒有一絲怨言;學校一些臨時性工作不好安排的時候,無論是領導還是同事只要給她打一個電話,她從來不會說出一個不字。“有事找田姐”,成為各年級主任、需要幫助的同事們的口頭禪。同一個辦公室的張老師說,有時候自己也想偷個懶、耍個滑,但看到田老師在哪里任勞任怨的干著,自己真的不好意思。如今政教處是整個八中人心最和,干勁最足的辦公室。自己的兒子和老公常說,她把自己嫁給了政教處。
天有不測風云,2014年4月26號,她查出甲亢,匆匆住院幾天,就返回學校上班。2016年8月,利用暑假她到上海瑞金醫院吸典隔離治療一個月。2018年8月14號,她查出甲狀腺癌,因為手術難度較大,轉院到省立醫院手術治療,可是她不放心自己的那塊工作,手術線沒拆就申請來上班,領導和同事都勸她悠著點,慢慢干,她每次都笑著說不礙事。連續幾年,學校開設勞動實踐課,每次勞動課,她都早早做出勞動方案,包括勞動時間、地點、班級、具體任務分工。帶領學生參加勞動實踐,她每一次都是搶著去做輔導老師,不僅去指導學生,更多的是帶著學生去干,嚴冬也好,天熱也罷,從未間斷。勞動課期間總有學生劃傷手,輕微劃傷的,她就拿出隨身攜帶的創可貼,給學生們貼上;嚴重的,她就帶學生去校外衛生室包扎,前前后后多少次這樣的經歷,她自己也記不清了。
如果說工作上她敬業、有責任、有擔當,那同時她還是一個有愛心的人。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她通過學校舉行的愛心募捐和網絡水滴籌等平臺捐贈的方式,奉獻愛心資金2萬多元。2014級學生楊鈺瑩患有白血病,她通過學生找到了楊鈺瑩家長的聯系電話,匿名捐資2000元,直到時隔半年,楊鈺瑩家長到學校給孩子辦理休學手續時認出了她,同事們才知道這件事。每每談到這個話題,她總是說人都有有難的時候,能幫助一點是一點吧,但愿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夠讓每個人都施以援手吧。辦公室的張老師說,2017年,她生病后家里經濟挺緊張的,但有一次學校為2018屆的劉昊陽同學募捐,她先捐了200元,走到大門口的時候,又折返回來,把兜里所有整錢都捐了進去,只剩下買饅頭的錢。這幾年她陸陸續續通過面對面捐助,以及微信的水滴籌、愛心籌、輕松籌等渠道,先后捐款近兩萬元。
生活中她還是一個孝順的人。眾所周知婆媳關系是最難處的關系之一,但她卻用真情真心贏得了老公家族的交口稱贊。幾年前,婆婆患腦血栓,住院期間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是她無微不至的照顧,經過幾個月的悉心護理,讓老人家恢復良好,現在已經能夠生活自理。她的付出,贏得了婆婆娘家人的交口稱贊。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她也做到了,婆婆家鄰居是一個近九十歲的老人,每一次回老家照顧公婆,洗衣服的時候總是到鄰居家里,將她的衣服一并洗了。人際交往中她是一個值得托付的朋友。老公同學的妻子因病住院,手術后,她在病房擦身,按摩,喂飯,伺候了五六天。2016年,同事11歲的孩子突然離世,孩子的母親受不了打擊,尋死覓活,她聽說之后,第一時間趕到同事家里,陪伴她,看護她,拉著她的手陪她聊天,一夜不曾合眼,天亮之后,又按時趕到學校參加高三監考工作。
詩人說:“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她說是教育、是老師在她們家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她,教會她了生活的技能,讓她感受到人生快樂和溫暖。她同樣希望用心將這種溫暖傳遞下去,如果能用辛勤的工作感染學生,能用愛心守望學生,用真心溫暖每一個人,相信每個人的未來都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