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婦幼保健院苑金美同志敬業奉獻模范事跡
愛心成就夢想 真心筑起希望
她是一名醫生,卻始終扮演者母親的角色,她是一名母親,卻把愛都奉獻給了患者,她說,疼自己的孩子那是天性,疼別人的孩子那才是母性,她用博大而無私的愛照亮了孩子未來的路,也給了他們新的起點和希望她就是把滿腔心血和熱情都投入到殘疾兒童康復事業中去的最美滕州人,婦幼保健院兒童康復中心主任-----苑金美醫生。
逆境中蹣跚起步
2006年的滕州,兒童康復專業可以說接近空白,很多家庭只能無奈地承受著腦癱患兒帶來的折磨。婦幼保健院要成立兒童康復科,要對這些站不起來、說不出話來的孩子進行干預治療,從一張治療床、兩把椅子起步,我們康復科的苑金美主任,開始了她艱辛的創業歷程,而且一干就是十三年!苑主任用她柔弱的肩膀擔負起全市殘疾兒童的康復工作,用自己的愛心照亮腦癱兒童成長的道路。
蓬勃發展創佳績 愛心守護助殘夢
自2006年苑主任成立康復科至今,已走過13個春夏秋冬,歷經8次搬遷。如今的康復科,已發展壯大為魯南地區最有影響力之一的大型兒童綜合康復中心。13年的時間里,兒童康復科救治過近千名患兒,為千百個殘疾患兒的家庭送去了溫暖和希望。兒童康復科成立至今,收到過的錦旗和表揚信早已掛滿了苑主任的辦公室,康復科更是多次榮獲我院乃至我市先進工作單位、愛心團隊等光榮稱號,同時康復中心也成長為國家級定點康復機構,2013年更是被評為三級康復機構。同時我院成功申請到全國兒童青少年成長營項目!更以此為契機,為我院新院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十三年的風雨兼程,伴隨著婦幼保健院的發展壯大,康復科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我市規模最大、業務發展最全、影響力最大的兒童綜合康復中心,在全省、乃至全國嶄露頭角,在兒童康復領域打造了響當當的滕州品牌!
我院也被山東省民政廳、財政廳、殘聯評為“創建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先進單位”,被滕州市人民政府、滕州市殘疾人聯合會授予“滕州市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單位”,在她的帶領下,兒童康復科這個團隊無不兢兢業業地工作,用真情和愛心呵護著這些孩子們,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多次榮獲愛心團隊、先進集體等稱號,并獲得滕州市工人先鋒號,加入半島康復醫聯體。
十三年如一日 愛心只為病殘兒
這一項又一項的成績,不知飽含著苑主任這個好帶頭人多少的心血和付出!兒童康復科成立的13個春秋,4700多個日日夜夜里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件細致入微的小事,都離不開她辛勤的背影。清晨的晨曦里,她認真的整理著孩子們的診療計劃;黃昏的落日里,她辛勤的維護每一件康復器材的安全和有效;子夜的燈光下她疲憊的規劃著康復中心的未來和發展……新來的患兒,她一個個接到治療師手上叮囑又叮囑;哭鬧的孩子她總有辦法讓他們配合訓練,貧困的家庭她總是想方設法申請救助……她能叫得出康復科治療的孩子名字,她分得清每個孩子的病情和治療計劃,她甚至了解已經離開康復科孩子們的近況……她每周都要開晨會辦業務學習、她關心科里的每一個員工、她了解科室里每一天所發生的事、她關心著所有人、她心里裝滿了康復科所有的人和事、她把她的時間和愛心都給了康復中心這些殘疾的孩子們和他們的家庭、她忙碌的背影總是穿梭在康復中心的每個角落。她是我們康復科的頂梁柱帶頭人、是我們所有人心中最優秀的領導,只要有她在,康復科的孩子和老師們心里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欣慰和安全感。只要看到她的身影,我們的心里就都是滿滿的感動。由于工作如此出色,她兩次被評為棗莊市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三次被滕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個人,棗莊市百名模范醫務工作者,山東省醫院協會醫療康復機構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2016年,當選為最美滕州人并榮登棗莊好人榜,2018年獲得滕州五一勞動獎章。
大力發展康復路 繼往開來新篇章
苑主任是最有愛心的人,然而她卻把她所有的愛和整顆的心都給了康復中心這些殘疾孩子們,卻忽略了她也是一個母親,也有一個正在慢慢長大的孩子。從孩子進入幼兒園到現在高中都快畢業了,她的心都放在了殘疾孩子們的身上,而錯過了太多太多與自己孩子一起成長的快樂。在別人享受天倫之樂時,她卻在為她那些殘疾孩子們奔走著、忙碌著。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在一瞬間長成了大人了。偶爾兒子會向她申述,說她不是一個守信用的好媽媽,她是康復科那些孩子的媽媽,而不是他一個人的媽媽,每每聽到這些讓人辛酸的話,她總是默默承受,她知道她欠自己兒子太多,可是她從不后悔,她知道她的那些殘疾孩子們更需要她這個好媽媽。十三年淬火磨一劍,十三年風雨筑豐碑,十三年豪情銘壯志,十三年堅守寫輝煌!這驕人成績的背后,是苑主任用愛心、真心、責任心為這群特殊的孩子們鋪就的成長大道!仿佛彈指一揮間,總在不經意間,提醒著苑主任對家人的虧欠,甚至連老母親最后一面也沒能見到!
沒有指點江山、運籌帷幄的將帥風范,也沒有撼天動地、縱橫馳騁的驚人壯舉,卻最是這潤物細無聲的溫暖和滋潤,更是這此情最長久的堅持和奉獻,感動了無數滕州兒女。
東奔西走牽心愿,身心康復助成長
有這么一個孩子,名字叫壯壯,父母在而立之年生下他,壯壯卻在一歲多的時候被診斷為腦癱。母親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自此離家再也沒有回來。一家人唯一的收入就是壯壯父親外出打工掙得辛苦錢。年邁的奶奶只好一個人帶著壯壯來康復科治療,風里來雨里去一做就是六年。看著滿頭白發的老人和她懷里可憐的小壯壯,苑主任打心里心疼這祖孫倆。她利用休息時間幫壯壯奶奶在醫院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又幫襯著把一應的生活必需品購置齊全了這才安心回家。
壯壯的治療也是苑主任悉心安排好。壯壯剛來康復中心的時候還不會坐,是苑主任帶著她的隊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著,用自己的愛心和責任心給壯壯做治療。壯壯會爬了,壯壯能走幾步了,壯壯會上樓梯了,壯壯能自己騎三輪車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壯壯在康復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苑主任的關心和幫助。
壯壯的戶口不是滕州本地的,按照規定是不能申請救助也不能辦理醫保報銷的。苑主任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多次奔走在滕州和薛城(壯壯的戶口在薛城他母親那里)的戶籍科,卻被告知由于種種原因無法辦理轉移。雖然不能申請救助,但是苑主任的關心卻沒有停止。她經常給壯壯送一些衣服、食物,壯壯最喜歡的就是他的苑阿姨。
眼看著壯壯到了上學的年紀了,可是卻沒有學校愿意接受他,因為他是腦癱兒,因為他走路還不太穩。可是這對壯壯來說是多么不公平。苑主任親自到教育局多次協商,又聯系了好幾個學校,找領導問老師,帶著壯壯不停的奔波在學校和教育局之間,并親自作擔保人,這才有學校愿意接受壯壯。開學的那天孩子去報名,可是因為孩子走路不穩,怕照顧不周經常摔倒,學校婉言拒絕了。苑主任又跑到學校和校長耐心講解,但是他們說的也有道理,因為孩子行走不便他們無法保證孩子的安全,
苑主任為此又專門跑到壯壯租住的小屋,給他帶去書包和學習用品,告知年邁的奶奶不要放棄上學, 回老家上學,隨時來訓練,兒童康復科都為他做治療。
苑主任說,雖然壯壯去上學了,但是他的康復治療不能停,她對壯壯的幫助也不會停止,這對可憐的祖孫,她打算長期幫助下去,資助壯壯的治療和上學。
這就是我們的苑主任和兒童康復中心的故事。也許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悵然淚下,也沒有豪情萬語,卻真實而感動,凝聚著苑主任每一滴的愛心和關心,不止是壯壯,康復科的每個孩子都是苑主任的孩子,都牽動著她心、她的情都是她為之努力的一切!她的愛在他們身上,她的心在他們身上,她的生活也在他們身上!這就是我們的苑主任!
感恩有你——我們一起奮斗
忘不了你忙碌的背影里疲憊的眼神、忘不了你奔走的腳步里堅定的付出、忘不了你溫暖的笑容里眼里的血絲,忘不了你矯健的步伐里一閃而過的白發!感恩有你,殘疾兒童才有了希望和明天;感恩有你,用愛心守護著孩子們的夢想和未來;感恩有你,我們的康復中心才能發展的如此迅速;感恩有你,我們才不會在黑夜中迷失方向;感恩有你,我們康復中心的精神支柱。康復中心所有的老師會和她一起堅定的在兒童康復事業上走下去,用愛心接力她的付出,讓我們一起奮斗。
十三年如一日, 愛心駐守助殘夢。
逆境蹣跚起步早,不懼艱難奮力搏。
求賢若渴招人才,大力發展康復路。
醫教結合新模式,造福兒童成長路。
東奔西走尋救助,愛心只為病殘兒。
蓬勃發展創佳績,繼往開來新篇章。
二〇一九年五月七日